记分卡和关键绩效指标计算介绍:
- 术语和定义:指标、指示器、关键绩效指标 (KPIs)、记分卡
- 定性与定量指示器
- 如何标准化指标?
- 如何在计算中使用指标的权重?
- 如何计算前导和滞后指示器、目标绩效和记分卡总指数。
正确的术语是什么:KPI、指示器还是指标?
更安全的替代方案是“指示器”或“指标”。
原因很简单:
- KPI这个术语更流行,不需要太多解释。
如果您计划在您的组织中开发绩效衡量系统,达成一致的术语和含义非常重要。我建议阅读这篇文章,其中更详细地讨论了这些术语。
从指示器到记分卡
其主要目的是显示一个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当前流程或业务目标绩效的数值。
- 首先,指示器被标准化(根据其属性如测量尺度和绩效公式)。
- 标准化的指示器以层次结构的形式呈现,它们对其容器的绩效作出贡献。
- 贡献的程度取决于指示器的权重(即其相对重要性)。
- 递归地,我们从指示器移动到更高层次的层次结构,容器对其容器作出贡献,直到最终到达层次结构的根节点。
- 我们可以在任何层次停止并查看绩效数据,例如某个特定容器或目标的绩效。
- 最终,当我们到达层次结构的根节点时,可以计算记分卡的总绩效或记分卡指数。
在截图中,您可以看到使用各种类型指示器的值和尺度计算的层次记分卡。
接下来,我们将讨论用于计算的数学公式。

让我们从基础知识回顾这些想法,直到计算总绩效指数。
定量指标和度量单位
我们从简单的指标值例子开始:
“$530” 指标
让我们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
- “530” 是数值,
- “$” 是度量单位。
“每周20小时” 指标
让我们将其分解为几个部分:
- “20” 是数值,
- “每周小时数” 是度量单位。
定性指标 – 如何量化它们
如果一个指标没有数值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讨论的是定性指标。
定性指标通常用于调查。为了避免让参与者填写“在1到10的范围内,你如何评价……?”这样的问题,公司通常会提供自然选择的选项,如“差、中、好、优秀”。
在继续使用这些定性答案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量化。例如,我们可以达成一致:
- “差”=0
- “中”=3
- “好”=6
- “优秀”=10

标准化:指标标准化的必要性
如何比较:
- “培训有效性”以“每周小时数”度量,
与
- “培训预算”以“$”度量?
我们不能直接比较它们!
为了使指标具有可比性,我们需要将它们置于相同的(“标准”)尺度上:我们需要标准化它们。
为了标准化指标,我们需要提出一个数学函数,将各种指标放在相同的尺度上。这里我指的是指标的绩效函数。
标准化:计算绩效
- 绩效(值),% = ((值 – 最小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100%
在我们的例子中,绩效为 (530 – 0) / (600-0) = 88%
标准化:各种绩效函数
随着“值”的线性增长,绩效也将线性增长。
例子:“首次接触解决率”。要提高绩效,我们需要在首次通话中解决更多问题(指标的值较高)。
相反的情况 – 线性最小化:
随着“值”的线性增长,绩效线性下降。
例子:“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要提高绩效,我们需要更快地回复(“响应时间”指标的值较低)。
在这种情况下,线性绩效函数将如下所示:
- 绩效(值),% = ((最大值 – 值) / (最大值 – 最小值)) * 100%

前导与滞后指标的计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讨论了前导与滞后指标的区别。在这里,我想重点谈谈计算方面的问题。
为了解释如何计算和传递绩效,我们需要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假设我们有一个“提高客户服务”的目标,它与“创建视频教程”和“培训支持人员”这两个目标相关。
- 前导指标“教程覆盖率,%”,用于显示视频教程涵盖的主题百分比。
- 另一个指标是“平均观看时长”,这是估计用户观看视频教程参与度的基本指标。
- 前导指标“培训时长”,显示投入的时间,另一个前导指标是“参与率”,显示培训的覆盖范围。
- 滞后指标则是“测试评分”,帮助了解培训的效果。
- 前导绩效将仅使用前导指标进行计算,相应地,
- 滞后绩效则使用与选定目标相关的滞后指标进行计算。
- 前导绩效向我们讲述了我们的努力(培训人员是否投入了足够的时间,是否有足够的支持人员参加培训),而
- 滞后绩效帮助验证我们在该目标中的成就(支持人员在评估测试中的表现如何)。
例如,对于目标“创建视频教程”,我们的假设是,通过在视频教程中解释80%的产品功能(以前导指标“教程覆盖率”来衡量),我们将实现一定的参与率(以“平均观看时长”来衡量)。
如果我们的假设是正确的,我们将在仪表板图表上看到这一假设的确认,其中可视化了这两个指标。
回答关于前导绩效的问题,正确的说法是,前导绩效在目标假设证明正确的情况下转化为滞后绩效。
—
计算记分卡:指标的权重
指标的权重显示其与同一记分卡分支中的其他指标相比的相对重要性。
- “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小时数
- “首次联系解决率”,百分比
公司可以将“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缩短至10分钟,但这并不能让客户满意,因为“首次联系解决率”会非常低。
良好的响应时间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高质量的回答。
为反映这一观点,我们需要为指示器分配权重:
- “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小时数;权重 = 4
- “首次联系解决率”,百分比;权重 = 6
现在我们知道,“首次联系解决率”比“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更重要。为了简化未来的计算,我们将权重定义在1到10的尺度上。如果您使用BSC Designer软件,您可以使用任何尺度——软件会自动调整计算。



计算总绩效
容器的绩效可以通过考虑其中每个指示器的绩效值及其权重来计算。
同样,记分卡的总绩效也可以计算出来。它将结合所有容器的绩效,同时考虑它们的相对权重。
“总指数”的业务意义
在谈论数学之前,我想讨论一下计算这一总绩效值的业务意义。
- 有些人说他们需要一个数字来反映公司当前的绩效
- 相反的观点是,这个聚合指数会太复杂,以至于无法提供任何有意义的信息
很难找到总记分卡指数的业务意义,但计算特定容器的绩效确实有意义。
如上例所示,“客户支持”容器的绩效水平有两个加权指标:“平均电子邮件响应时间”和“首次联系解决率”,它们实际上表明客户支持是否在平衡响应质量和响应时间方面做得很好。
如何计算记分卡绩效
现在,我将展示如何计算总绩效的数学公式。
这是记分卡的结构,其中C1..4是容器。Metric-i,j 是我们的指示器及其权重和绩效值:
我们将其转换为另一种符号表示:
我们在1到10的尺度上定义了权重,因此在继续之前,我们需要计算一个归一化权重:
选定类别的总绩效值计算公式为:
其中Ni是i级指标的数量;NWi,j是i级j指标的归一化权重;NSi,j是i级j指标的绩效。
要计算所有类别的总绩效,有必要汇总所有级别的绩效值:
M是类别的数量。记分卡总绩效指数的最终公式为:
这些计算很简单,如果您的记分卡中没有子容器。如果有子容器,则应以类似的方式考虑这些子容器的权重。像BSC Designer这样的专业记分卡软件会自动完成这些计算,让您可以专注于业务方面。
风险计算
风险是指示器的一个特殊情况。从计算的角度来看,风险通常表示为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与风险影响的乘积。额外的指标,如风险脆弱性,也可以构成风险指示器的一部分。
为了使具有不同影响尺度的风险具有可比性,我们可以使用归一化的影响值而不是绝对影响值。
通过计算的结果,我们将得到一个归一化的风险值或风险评分。在实践中,更多的情况下是使用可能性和影响指标来在风险图上可视化风险。在风险管理文章中了解更多关于风险计算及其实际业务应用的内容。
在 MS Excel 中的记分卡计算示例
如果您对这些细节感兴趣,可以查看这篇文章。
您使用过记分卡吗?您认为它仅仅是一个学术练习,还是可以为您的业务解决实际任务?
使用 计算示例 模板
BSC Designer 帮助组织实施其复杂的策略:
立即开始,看看 BSC Designer 如何简化您的战略实施!
Alexis 是 BSC Designer 的高级战略顾问兼首席执行官,拥有超过20年的战略规划经验。凭借应用数学和信息技术的背景,他为战略和绩效管理带来了强大的分析和系统导向视角。Alexis 开发了“五步战略实施系统”,帮助公司实用地实施其战略。他是行业会议的常客演讲者,并撰写了超过100篇关于战略和绩效管理的文章,以及《十步关键绩效指标系统》一书。他的工作经常在学术研究中被引用。